首页 >> 快讯 >

秸秆编织的“田园诗”|热推荐

2023-03-17 11:04:49 来源:陕西日报

洛南草编产品。 受访者供图

近年来,洛南县通过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就业创业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今年2月,“洛南草编:小草编闯出大市场”案例与“凤翔泥塑:‘泥耍货’变身‘聚宝盆’”、“西秦刺绣:巧手绣出乡村幸福生活”案例一起入选2022年国家级“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。2月24日,记者来到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,探寻草木之间的非遗魅力。

一 草编:手指间的传承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里的草编制品展示区。 记者 王晨曦摄

走进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大门,记者迎面看到的是厂房里堆叠在一起的玉白色草编摇篮。编织工们脚边放着一盆玉米皮。他们娴熟地取皮、编织,不一会儿,就制作出一个个精致的摇篮把手。

在大多数地方,玉米皮属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。但在洛南群众灵巧的手中,它们摇身一变,成了艺术品。

草编是古老的工艺之一。我国草编工艺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。考古人员发现的以二经二纬法编织的苇席残片,证明了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用草编织生活用品。

在我国,因南北方气候和降水量的差异,草编制品有多种风格。长江流域的草编制品多以苏草、金丝草、蒲草等为原材料,黄河流域的则多使用玉米皮、茅草、麦秸等。南方的蒲草,材质柔软且有韧性,可以编织成蚂蚱、蟋蟀等昆虫造型,其制品纹理形状细腻精致,颇具艺术感,而北方制品多选用坚硬的稻草、麦秸,编织成鞋子、草帽等生活用品。

洛南草编选用玉米皮中质地柔软而坚韧的苞叶作为材料。苞叶经过晒干、浸泡、分劈、熏白和染色处理,具有象牙般的色泽和纹理,为上好的编织材料。

洛南草编最早在洛河沿岸一带兴起。因这些地方自然灾害频发,缺衣少食的百姓便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谋生,起初多编织锅盖、草帽、筐子等日常生活用品。

“洛南草编历史悠久,根据现存草编老艺人的集体回忆和追溯,草编技艺的准确历史难以考证,但早在明清时期就广泛流行于民间。由于取材方便、编织简单、应用广泛,所以草编技艺就在这里一代代传了下来。”洛南县文化馆馆长赵洛营介绍。

1970年至1995年是洛南草编发展的鼎盛期。当时,在洛南县保安镇、洛源镇、永丰镇、石门镇等地,草编技艺广泛流传。另外,县政府大力推广该技艺并组织经营生产,使得草编产业发展迅速。

“洛南草编编织不需要任何模具,只有钢丝、卷尺、剪刀等简单工具,全凭手艺人的基本功底和艺术造诣。洛南草编无法工业化生产,编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辅料,为纯手工绿色产品,因此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。草编产品以出口为主,出口额曾占商洛地区物资出口总额的80%以上。草编发展最红火的时期,洛南县从事编织行业的人数超过了5万。”赵洛营说。

二 手艺人:从谋生到传艺

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的编织工在给摇篮缝把手。 记者 王晨曦摄

1969年出生的李秋凤,刚好赶上洛南草编发展最红火的时期。但对她来说,最初接触草编的经历并不愉快。

李秋凤是洛南县保安镇北斗村人,2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,从此腿脚不便,落下二级残疾。因为家境贫困,读小学六年级时,李秋凤就被母亲送去学习草编。

“去了三四天我就跑回家了!当时年龄小,坐不住,也耐不住性子学草编。”李秋凤笑着回忆,“学草编比较苦,一开始手上磨得全是水泡,碰破后特别疼,我天天流眼泪,心里一委屈就退缩了。”

回家待了几天后,李秋凤冷静了下来,开始考虑学草编这件事。当时,在保安镇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草编,产业十分红火。坐垫、门帘,一件就能卖一块钱,这对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
“学草编,主要是想挣点钱补贴家用,再给我自己挣点学费。母亲当时也劝我继续坚持,后来我就下定决心好好学。这一编,就编了40多年。”李秋凤说。

40多年的草编生涯里,李秋凤见证了洛南草编文化的传承、变革与产业发展。

在她20岁左右时,婴儿摇篮成为洛南草编制品里最火的一款产品。

“一开始编一个摇篮能卖5块钱,没过几年,价格就涨到了10块钱,又过几年,涨到了30块钱……摇篮基本都出口国外,一直供不应求。”李秋凤说,她编织摇篮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,一开始三天才能编好一个,后来一天就能完成一个。

用李秋凤的话说,草编技艺难度不大,是个功夫活,踏踏实实做就能做好。但事实上,在草编这个领域,李秋凤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。

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成立后,李秋凤作为“草编技艺传承人”加入了合作社。在这里,她一方面靠手艺吃饭,挣一份工资,另一方面,负责新产品开发和技能培训。

说是新产品开发,但对于李秋凤来说就是“看看电视找灵感”。“我看到人家手里提个黑色公文包,觉得挺好看的,就编了一个类似的包包,还加了个锁扣。看到孩子放玩具的盒子,我就编了个玩具篮,刚好我们有摇篮,可以配套卖。”李秋凤说,喝茶的小桌椅、宠物的窝、放拖鞋的盒子,只要她感兴趣,鼓捣几天就能编出一套来。

凭借草编这门手艺,李秋凤供两个女儿上了大学。

在合作社,李秋凤是经验最丰富的手艺人,编织工遇到问题都会请教她。每编织一款新产品,李秋凤都会“开课”把大家教会。草编制品交货前,她会一批批检查,确保不出现工艺问题。

2020年12月,商洛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,洛南草编作为传统技艺入选。为了进一步传承非遗文化,洛南县人社部门将李秋凤请去给群众培训草编技艺。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也开办了培训学校,吸引感兴趣的群众参与到草编产业中来。

每期培训15天,一期50名学员,一节课50分钟,有理论讲解,有实操训练,还有考核测试……现在,李秋凤的足迹遍布洛南县的大小乡镇,洛南草编在她手中“开枝散叶”。

三 “侠女”:揽起那根“草”

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洛南草编的“黄金时代”,那么20世纪末就是洛南草编的“至暗之时”。当时因为诸多因素,草编产业一度中止,技艺几近失传。

故事的转机绕不开一个人——屈军侠。

屈军侠名字里带有一个“侠”字,行事也颇有侠女之风。2010年,沿海一些外贸公司到洛南寻访、收购草编制品,她敏锐地发现了产业复苏的希望。

“我从小学草编,对草编有感情,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洛南草编手艺失传。我想让这个产业重现往日的辉煌。”屈军侠把草编这一揽子事儿揽到了自己身上。

要重启洛南草编产业链,摆在屈军侠面前有三道难关:人,原材料,营销渠道。

制作草编,首先需要手艺人。当时,因为产业发展“中断”,洛南县仅有保安镇、洛源镇的一些年长者有此技艺。屈军侠就一个村一个村跑,发掘手工艺人,动员大家继续做草编,并承诺将收购全部草编制品。

制作草编,还需要玉米皮、麦秸这些原材料。按照洛南此前的传统,做草编的家庭往往会先存够原料,以供全年使用。为了保证原材料充足,屈军侠先大量收购麦秸存放在仓库,等玉米丰收后再收购玉米皮,然后统一送到编织工家里,供他们免费使用。

草编产品编好后,还要及时收购。屈军侠动员村里的能人负责收货,每收购一个摇篮奖励2元。收购渠道打通后,她又跑市场,积极和外贸公司对接,把产品卖到了日本、法国等地。

2011年,屈军侠联合多家编织户成立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,增加草编种类、提高草编产能。随后,她又成立了洛南县巧手工艺品有限公司,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洛南草编技术工艺。

“草编有手就能学,所以这个行业有很多残障人士参与。因此,把这个产业做大很有意义。”屈军侠告诉记者,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目前有36名员工,其中25人是残障人士。

在合作社,屈军侠组织人员为4层高的大楼安装了电梯,为残障人士修建了无障碍宿舍,还开设了“职工之家”和餐厅,免费为员工提供服务。在一个个细节中,残障人士的工作生活难题得到了解决。

截至目前,屈军侠通过领办草编合作社、创办工艺品企业,已带动5000多人从事草编及相关产业工作,其中包括300多名脱贫户和120多位残障人士。

产业的复苏让洛南草编快速“出圈”。“2017年,一个长期合作的美国客商因为对草编工艺感兴趣,专门来到合作社实地考察、洽谈业务。在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牵线下,洛南草编还曾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展出。我们的草编产品超过一半都出口到国外。”屈军侠说。

目前,洛南县是国内草编婴儿摇篮的三大产地之一,屈军侠创办的企业是陕西唯一的出口型草编婴儿摇篮加工企业。

记者手记丨一根“草”漂洋过海背后的故事

非遗的魅力是怎样的?在洛南县保安镇的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,我似乎找到了答案。

温暖,是首先被提及的。在合作社的厂房里,我看到拄着双拐的王大哥不疾不徐地走在楼道,准备提交手里刚编好的摇篮把手;我看到坐在轮椅上的张大哥一边说笑,一边把手里的玉米皮缠在麦秸上,手法娴熟;我看到要大姐用木尺精准地在摇篮上定位,标记下缝把手的位置,眼神里满是认真……

在这里,他们不被视为残障者。他们凭借草编技艺吃饭,也凭借手中的作品获得尊重。此时此刻,非遗文化里迸发出的是智慧的火花。

在保安镇,山区编织工日常的谈资是远隔重洋、相距万里的一个个国家。

“日本这批货还比较讲究,摇篮把手指定要帆布的。”

“非洲人怎么也喜欢‘套娃’?你看这玩具篮子,要求是一套3件,一个套一个,真有意思。”

……

非遗文化的穿透力让洛南草编“出圈”,走向了全球市场。洛南县巧手草编专业合作社是订单式生产,客户需要什么样式,编织工就编什么样式。

采访时,李秋凤大姐讲述了她遇到的“最难订单”的故事。

有一次,有客户需要70厘米高的圆柱造型“草瓶”,用来存放字画。编筐编篓,重在收口。这个订单虽造型简单,但编织难度极大。李秋凤说,整个编织过程难的就是要保证“草瓶”的重心不偏移、瓶颈不变形。就这样,她花了3天时间练习、试验,编了拆,拆了编,最终做出了1个成品。直到送去验货时,她才知道这是一个波兰客户的订单。

验货成功了,波兰客户发来“800个草瓶”的订单,这可把李秋凤忙坏了。她不仅要自己会编,还得教会合作社其他编织工。因为需求量大、编织难度高,这个订单做到中途差点“黄了”。最终,经过反复培训,加上与客户多次沟通细节,李秋凤带领大家保质保量完成了订单,获得了客户的好评。

凭借执着和用心,李秋凤和洛南的编织工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订单,逐渐打响了洛南草编的品牌。

一根“草”,通过非遗文化,将秦岭山区的小县城与大洋彼岸的客户连在一起。如今,一件件草编制品“乘坐”着集装箱漂洋过海,展现出非遗的独特魅力。(王晨曦)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2 热讯创投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  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