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0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)今天,国家疾控局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教育部、科技部等17个部门联合发布《全国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我国曾是受地方病危害较重的国家,大骨节病、克山病、碘缺乏病等地方病,曾经严重困扰、威胁我国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身体健康。碘缺乏会给智力发育带来不可逆的隐匿性损伤,我国由碘缺乏所导致的“大脖子病”患者曾超3500万。
我国地方病分四大种类:一类是地球化学性疾病,包括碘缺乏病、地方性氟中毒、地方性砷中毒等;第二类是自然疫源性疾病,包括鼠疫、布鲁氏菌病、血吸虫病等;第三类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,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大量饮高氟砖茶,造成饮砖茶型氟中毒,西南地区由于“敞灶烧煤”造成的燃煤污染型氟中毒、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等;第四类是主要发生在我国但是原因尚不清楚的病,比如克山病、大骨节病等。
2018-2020年,我国10部门联合实施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,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通过三年攻坚行动,我国保持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,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、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,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、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,防治目标与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完成。
然而,地方病作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,一旦防治措施减弱或撤除,疾病将卷土重来,必须长期巩固、维持综合防治措施,才能从源头预防控制地方病危害。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提出“到2030年,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问题”目标,为推进实现目标,在巩固前期地方病防治成果基础上,进一步实施新一轮巩固提升行动,持续推进消除地方病危害进程,特制定《方案》。
《方案》部署了防治地方病的重点任务,包括:持续消除碘缺乏危害、消除大骨节病危害、消除克山病危害、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、持续控制和消除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危害、控制饮茶型地氟病危害、控制水源性高碘危害等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热讯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