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日报网泉州6月17日电泉州,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文化灿烂多样。6月16日,“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”第三条路线相约福建,首先来到泉州和晋江,在山中、桥上、村落里,和中外友人来了一场“穿越”古今的对话。
【资料图】
泉州老君岩:清泉山中听老子说
水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极强的德性修养。两千五百年前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说“上善若水”,希望人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,与物无争,谦下养生,像水一样至柔、至刚、至净、能容,奔涌向前,自强不息。
在苍翠的清泉山中,“中国有约”采访团站在近6米高的老子巨型石雕像前,仿佛能听到宋代工匠们用锤头和錾子凿刻石像时的叮当声,将“至善”“自然”“天道”这些理念一下下凿进中华文化的血液里,但“大音希声”,老君岩无言,至与不至,道与不道,都融进了山中的虫鸣鸟叫里。
在随后的书法体验课上,采访团与传统文化老师一起挥毫泼墨,书写《道德经》中的名句。
阿尔及利亚籍专家法伊萨(Faiza Kab)写下了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几个字,这句话来自《道德经》的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”一句。法伊萨,她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迈好脚下每一步,持之以恒,直到终点。她很喜欢中国,平时会通过读书了解中国文化,她说她在中国的“千里之行”才刚刚“始于足下”,她还没走够,没看够。
俄罗斯全国广播电视公司记者亚历山大(Alexander Balitskiy)在现场报道时,问了两个问题:写书法时的心境如何?老子的思想,如何体现在中国的治国理念之中?
这两个问题是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好奇,他们是在向现场的传统文化老师发问,也是在向每一个中国人发问。如果是我,我会回答:写书法,可以平心静气,也可以肆意随行,笔尖能透露出心尖的情感。至于第二个问题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说要“行不言之教”,老子的“后辈”孔子说君子要“敏于行”,对于这个问题,除了去看看我们国家的实际行动,我想不到更好的答案。
如果是你,会怎么回答?
晋江安平桥:千米长桥上忆往昔
从老君岩驱车一个小时,“中国有约”采访团来到36公里外的晋江安平桥上,在细雨中重回宋元,看看这座古桥承载起的百年往昔。
安平桥横跨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的海湾处。在数百年前的宋代,安海港贸易繁荣,桥未建时,只能靠舟渡,安平桥修建完成后,在那个“舟桥水路”为主导的年代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,长2255米的安平桥历时13年才修建完成,是官方、僧侣、商人和平民共同出资的结果,体现了当地多元社会结构下乐善好义的风尚,正如《晋江县志·风俗志》所言:“人多好义,凡邑中兴建大事,及寻常施舍,家非富饶,亦耻为人后”。
安平桥也体现了海洋文化对晋江的影响。晋江濒海,晋江人自唐宋以来造船出海。海外贸易给他们带来了巨大财富,海上风涛生活也赋予了他们拼搏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,能以“鱼傍水,水傍鱼”的观念处理金钱,对慈善事业投入慷慨。
如今,在安平桥附近的河岸上,还能看到为纪念捐赠人而树立的石碑,从捐赠树木到水头全线电灯,诉说着当地人海上拼搏归来建设家乡的心愿。
晋江梧林传统村落:“烂尾楼”里话家国
“……外地亦是安康,不须挂虑。兹因人便,付去佛银肆大员,信到之天,祈即查收,以应茶果之需,余无他叙,并候近安未一。”这是梧林传统村落侨批馆里展出的一封家书,在海外闯荡的人给家里寄去生活费,虽然“余无他叙”,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游子对家的牵挂。
工作人员介绍说,在福建等地的方言里“批”就是“信”,侨批就是侨信,是海外华侨从海外汇至国内的汇款和家书。
华侨对家的思念,除了家书,也具化在了他们的住宅上。梧林传统村落建筑的屋脊,是高低错落的飞檐翘角,代表着“燕子归巢”。
除了这类传统建筑,村落里还有一批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洋楼,主人从南洋归来,请菲律宾设计师操刀,从欧洲进口水泥,在家家户户点油灯的年代,房子已经超前安装了电线。但村落的工作人员介绍说,这里很多精致高大的洋房,都是没有完成装修的“烂尾楼”。
朝东楼就是其中一座。它的主人是旅菲华侨蔡咸斜,建于1930年代左右,本是为了落叶归根。但主体工程完成后,抗日战争打响。远在菲律宾的蔡咸斜决定暂停装修,将这笔装修巨资悉数捐出,支持抗战。
这些“烂尾楼”,在梧林古村落中默默矗立了八十多年,见证了新中国在炮火下诞生的全过程。
如今,梧林传统村落洗却岁月尘埃,蔡家后代仍住在这里,同时,一批旧房屋经过修缮成为城市文化休闲空间,静待游客来,品味历史中的乡愁和荣光。
中国日报网蒋丽丽对本文亦有贡献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热讯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05723号-6 联系邮箱:29 59 11 57 8@qq.com